搜索优化
English
搜索
Copilot
图片
视频
地图
资讯
购物
更多
航班
旅游
酒店
房地产
笔记本
Top stories
Sports
U.S.
Local
World
Science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Business
More
Politics
时间不限
过去 1 小时
过去 24 小时
过去 7 天
过去 30 天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環境資訊中心
1 天
《台灣濕地誌》海保署長推薦序:站在歷史交叉點上 提示未來保育方向
「坔」是「溼地」[1]的古字,也是我很喜歡的字,因為是水跟土融合在一起的涵義。台灣,何其有幸,擁有各式不同樣態的濕地,也有著豐富的濕地生態與風土人情。
環境資訊中心
1 天
潛水員也需要海洋教育 羅丹島珊瑚白化危機如何解?
2021年在台灣開始水肺潛水後,先後經歷了能見度不佳的東北角「味噌湯」、評為世界級潛點的綠島、一年四季都可以潛水的恆春、海龜天堂小琉球、以強流聞名的澎湖,還有能見度永遠清澈的蘭嶼。其中,最令我久久未能忘懷的,是某次五米停留抓著下潛繩時,抬頭往上一看, ...
環境資訊中心
1 天
羅丹島海洋圖鑑 誰是蔚藍海洋的大明星?
潛進海洋伴隨的寧靜感、在身旁穿梭的可愛生物,是大海的迷人之處。雖然水族館、浮潛也能看到很多海洋生物,但當你置身一片汪洋,你會真正意識到原來我們和大海的距離不遠!在宏都拉斯羅丹島(Roatan)經歷七個禮拜、近百次潛水,不知不覺也和一些可愛的水下生物建 ...
環境資訊中心
1 天
壽司美食新危機 WWF:海洋暖化危及大西洋黑鮪
油花均勻的黑鮪是高檔壽司或生魚片不可或缺的食材,卻也因過度捕撈一度瀕臨滅絕。在國際組織嚴格的限撈政策下,黑鮪再現生機。不過,對海水溫度極為敏感的黑鮪,新的危機正在眼前。
環境資訊中心
1 天
潛入加勒比海「種珊瑚」 宏都拉斯珊瑚復育訓練過程大公開
根據海底地形、氣候、海流等,世界各地復育珊瑚的方式都有些不同。半年前,筆者飛越了半個地球,前往宏都拉斯的羅丹島(Roatan),學習這座海島的保育行動及「海洋造林術」:開放水域的珊瑚移植。
環境資訊中心
2 天
蚊子館劇增、施工忽視生態? 財劃法修過將影響哪些環境政策 ...
立法院於20日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財政部預估,中央政府將釋出3700多億元給地方政府。環境部、農業部等中央部會近日均對外說明,財劃法修正後對中央施政影響。除了各界關注的國防、社福領域,在環境相關議題如淨零目標、防洪治水、農業發展等都將出 ...
環境資訊中心
3 天
大象聰明又靈活 美學者研究野生亞洲象認知以減少人象衝突
大象是泰國的重要文化象徵,從歷史上在戰爭、搬運、交通擔綱重任,到今日在旅遊業都有極大貢獻。 目前泰國約有4000頭野生大象,卻不時發生野生大象進入民眾生活空間的案例,泰國當局與學者因而透過不同方式,希望能改善現況。 泰國考艾(Khao ...
環境資訊中心
2 天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守住1.5°C 的最後機會──台灣NDC3.0 的必備要素
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其關鍵運作機制,乃是藉由五年一期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NDC),促使各國依循「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原則(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CBDR),提出積極且可行的減量目標,以期可在本世紀末前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1.5~2°C以內。 但依照聯合國環境規 ...
環境資訊中心
4 天
環境新聞頭條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與日本綜合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合作,對西北太平洋灰鯖鮫(Isurus oxyrinchus,又稱馬加鯊)進行全球首個體溫調節機制與行為特徵研究,發現灰鯖鮫因肌肉發達,可自我調節體溫且維持度高,深潛前還會預先「熱身」提升體溫,每... 蝙蝠常被 ...
環境資訊中心
1 个月
減碳新生活
蝙蝠常被視為黑夜中的邪惡象徵,但實際上,牠們是天然的害蟲防治專家。每晚,這些飛行哺乳動物在農田上空盤旋,捕食啃噬莊稼的昆蟲。然而,過去近20年間,美國的蝙蝠族群正面臨一種致命真菌的嚴重威脅。伴隨而來的生態失衡,可能正影響著害蟲數量及 ...
環境資訊中心
4 天
700萬隻蝙蝠消失之後:害蟲入侵、殺蟲劑飆升,連嬰兒也受害?
蝙蝠常被視為黑夜中的邪惡象徵,但實際上,牠們是天然的害蟲防治專家。每晚,這些飛行哺乳動物在農田上空盤旋,捕食啃噬莊稼的昆蟲。然而,過去近20年間,美國的蝙蝠族群正面臨一種致命真菌的嚴重威脅。伴隨而來的生態失衡,可能正影響著害蟲數量及農藥使用量,進而牽 ...
環境資訊中心
5 天
便宜、舒適卻危險! 美國人正搬往氣候災害熱區
今年美國極端氣候災害頻傳,鳳凰城連續113天高溫破紀錄、「怪物」颶風密爾頓重創佛州、加州山區大火燒毀10萬英畝林地。災害愈來愈嚴重,許多人不得不搬離家園,但《紐約時報》的互動地圖卻顯示,近年仍有大量的美國人無視颶風、野火、熱浪等風險,持續搬往災害熱區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