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 ( 英语 : Feudalism ) ,在中国指殷周 政制 ,尤其是指 西周 盛行的“封国土,建诸侯”之制;在日本指 明治维新 前七百年这一时期的制度,尤其是指 德川幕府 的 幕藩体制 ;在 西欧 指各国 中世纪 的制度,因其有共通的特征,故以“封建”对译 ...
歐洲的封建制度( feudalism ),特指中世紀欧洲的一种法律与军事相结合的习俗,盛行於9到15世紀,隨著16、17世紀民族國家的興起而式微。 日本的封建制度
feudalism,英语单词,主要用作名词,作名词时译为“封建主义;封建制度”。当代不少学者指出,用中国古汉语文言文中的“封建”与西语“feudalism”进行互译并不合适,把“feudalism”一词用“封建”等字词去翻译系近代学者的误译。
封建制度,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术语,为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重新定义,借用了当时已有的词汇 feudalism ,用于形容“统治者借由控制土地等稀缺生产资料建立等级社会,通过劳务、地租、租金等形式剥削劳动者”这样一种经济模式 [5] 。
封建主义(feudalism):欧洲从9世纪到大约15世纪建立在以封地 采邑 的形式占有全部土地,及由此而建立的领主与封臣的关系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体系,以 佃农 的效忠、服兵役以及没收财产为特征。(摘自美国传统词典)
封建作為一種政治制度,特指中國古代的分封建國制,即分封制 [3] 。 近代「封建」一詞係日本和製漢語詞彙,日本史學界將 歐洲 歷史上的 feudalism 漢譯為 封建 ,並用以借指 日本 歷史上的 地方分權 制度 [ 4 ] 。
1922年6月15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指出辛亥革命“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由于“民主派屡次与封建的旧势力妥协”而失败。
封建等級制度(feudal hierarchy)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間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關係而形成的一種等級關係。大多建立在君權神授思想的基礎上,利用宗教建立等級關係,擴大控制...
18世纪两位著名学者,其一孟德斯鸠在《 论法的精神 》的封建法一目中,概述了封君封臣关系、 采邑制 、农奴制,形成了 feudalité 的基本概念;其二 亚当·斯密 在经济学探讨“封建”成因,认为代表领主统治及裁判权的封建法律在推行过程中形成封建等级制。
古代中国殖民建邦(封建)之制,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时改变了,郡县制代替了封建制,汉帝国以下封建时时出现为郡县制补充,那是无关宏旨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