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应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和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一年有24个节气,每月两个。
一年劃分了二十四節氣,與現代曆法將一日劃分為二十四小時,兩者數字同為24。 201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2018年3月26日 · 24节气 时刻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天文学课程, 世界各国 天文年历所载的数据亦非完全一致。中国天文年历和历法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编订,由于计算方法的改进,新计算出的节气时刻可能与以前计算的结果有所差异,日期亦可能会相差一天。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
2019年4月22日 ·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法(或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在国际气象界,它们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由来、日期及含义。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
10月23—24日 立冬丨北风往复几寒凉 11月7—8日 小雪丨小雪晴沙不作泥 11月22—23日 大雪丨至此而雪盛也 12月6—8日 冬至丨冬至到 一阳生 ...
2023年10月28日 · 中国二十四节气,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受关注。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这一时节前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清明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